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2011廣東會計從業(yè)資格《財經法規(guī)》學習筆記(3)

考試吧提供了2011廣東會計從業(yè)資格《財經法規(guī)》學習筆記整理,幫助考生梳理知識點,備戰(zhàn)2011年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

  (二)登記會計賬簿的規(guī)定 (簡答)

  1.根據經過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

  2.按照記賬規(guī)則登記會計賬簿。

  包括:

  會計賬簿應當按照連續(xù)編號的頁碼順序登記;

  會計賬簿記錄發(fā)生錯誤或隔頁、缺號、跳行的,應當按照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方法更正,并由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在更正處蓋章,以明確責任等等。

  3.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其會計賬簿的登記、更正,也應當符合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

  4.禁止賬外設賬。各單位發(fā)生的各項經濟業(yè)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tǒng)一登記、核算,不得私設賬外賬。

  【例題·判斷題】各單位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薄上統(tǒng)一登記、核算,不得私設賬外賬。( )

  [答案]√

  《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第六十條 會計人員應當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登記賬簿的基本要求是:

  (一)登記會計賬簿時,應當將會計憑證日期、編號、業(yè)務內容摘要、金額和其他有關資料逐項記入賬內;做到數字準確、摘要清楚、登記及時、字跡工整。

  (二)登記完畢后,要在記賬憑證上簽名或者蓋章,并注明已經登帳的符號,表示已經記賬。

  (三)賬簿中書寫的文字和數字上面要留有適當,不要寫滿格;一般應占格距的二分之一。

  (四)登記賬簿要用藍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書寫,不得使用圓珠筆(銀行的復寫賬簿除外)或者鉛筆書寫。

  (五)下列情況,可以用紅色墨水記賬:

  1.按照紅字沖賬的記賬憑證,沖銷錯誤記錄;

  2.在不設借貸等欄的多欄式帳頁中,登記減少數;

  3.在三欄式賬戶的余額欄前,如未印明余額方面的,在余額欄內登記負數余額;

  4.根據國家統(tǒng)一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可以用紅字登記的其他會計記錄。

  (六)各種賬簿按頁次順序連續(xù)登記,不得跳行、隔頁。如果發(fā)生跳行、隔頁,應當將空行、空頁劃線注銷,或者注明“此行空白”、“此頁空白”字樣,并由記賬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七)凡需要結出余額的賬戶,結出余額后。應當在“借或貸”等欄內寫明“借”或者“貸,’等字樣。沒有余額的賬戶,應當在“借或貸”等欄內寫“平”字,并在余額欄內用“0”表示。

  (八)每一賬頁登記完畢結轉下頁時,應當結出本頁合計數及余額,寫在本頁最后一行和下頁第一行有關欄內,并在摘要欄內注明“過次頁”和“承前頁”字樣;也可以將本頁合計數及金額只寫在下頁第一行有關欄內,并在摘要欄內注明“承前頁”字樣。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相關推薦:

  2011年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及方式匯總

  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及練習題匯總

  2011年會計從業(yè)資格《財經法規(guī)》模擬試題及答案 

  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備考策略及解題技巧總結

0
收藏該文章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jié)視頻 ·章節(jié)練習
·免費真題 ·?荚囶}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 快速通關寶典
    68%的用戶選擇
  • 高端旗艦班
    32%的用戶選擇
基礎階段
零基礎精講班
強化階段
沖刺串講班+專題特訓班
沖刺階段
真題技巧+大數據?及
萬題庫智能練習
高頻常考+高頻易錯
尊享服務
1V1微信答疑+班主任全程督學+離線回放/無限次下載
特需保障
考試不過,第二年免費重學!
套餐價格
全科=1780元/套
適合學員
①即將考試,全面學習沒太多時間,但又不會合理安排沖刺計劃的②基礎比較好的③沒學好或沒怎么學,想臨時抱佛腳的!
馬上報名
版權聲明:如果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4- 考試吧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網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170033號 
京ICP證060677 京ICP備05005269號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權威支持(北京)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關注會計從業(yè)微信
領《大數據寶典》
看直播 下載
APP
下載會計從業(yè)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