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傳播過程中,每個人既是信息的發(fā)送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要發(fā)送和接受信息,就得分別進行編碼與譯碼(解碼)。也就是說,符號的傳遞包括編碼與譯碼兩個環(huán)節(jié)。
所謂“編碼”,就是把訊息或消息轉(zhuǎn)化為適宜于傳播和能夠使接受者接納和理解的各種符號(語言、文字、圖像等)。這對傳播者來說,是一個如何傳情達意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訊息符號化的制作過程。
所謂“譯碼”,是指信息接受者要把符號重新還原為訊息,以便得出它的含義。換句話說,如果符號沒有辦法還原,訊息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傳播就會中斷。
2、符號編碼與譯碼的“中間性反應(yīng)”。
符號編碼與譯碼中間性反應(yīng)是指傳播過程中,當(dāng)接受者接收到符號之后,如果懂得這些符號,并把它們還原為訊息的話,就會產(chǎn)生某種反應(yīng)。這種反應(yīng)稱為“中間性反應(yīng)”,因為這種反應(yīng)處于譯碼與重新編碼過程之間,從而具有“解釋者”的功能。
作為中間性反應(yīng),一方面要解釋還原以后的訊息的意義,另一方面還要進一步?jīng)Q定如何按照接受者的意愿重新進行編碼。
由此可見,任何傳播都離不開編碼、譯碼和解釋者這幾個環(huán)節(jié)。
“解釋者的功能”對于傳播者與接受者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