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年護士資格考試《專業(yè)實務》知識點匯總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洋地黃類藥物的使用
(1)適應證: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房顫、房撲、室上速等。
(2)禁忌證:嚴重房室傳導阻滯、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24小時內(nèi)不宜使用。
(3)毒性反應:惡心、嘔吐;黃視、綠視;頭暈、頭痛;室早二聯(lián)律(最常見);心電圖ST段出現(xiàn)魚鉤樣改變(中毒)。
(4)毒性反應的處理:立即停藥最關鍵,停用排鉀利尿劑。室律房顫變規(guī)則,陣發(fā)室速苯妥鈉。室性過速用利多,心律緩慢阿托品。血鉀不低用利苯,用鉀必是低鉀癥。
補充鉀鹽以口服為安全,靜脈補鉀“四不宜”原則:
1.不宜過早,尿量要在40ml/h以上。
2.不宜過濃,氯化鉀濃度一般不超過0.3%。特別注意絕對禁止直接靜脈推注。
3.不宜過快,成年人靜脈滴入不超過20mmol/L,不超過60滴/ min。
4.不宜過多,嚴重缺鉀者,不宜超過6~8g/d。
消化系統(tǒng)解剖生理
1.消化管以屈氏韌帶(Treitz韌帶,又稱十二指腸懸韌帶)為界分為上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腸)和下消化道 (空腸及以下)。
2.食管是消化管中最狹窄的部分,長約25cm,分為頸、胸、腹三部分,胸部食管又分為上、中、下三段。
3.食管沒有漿膜層,故食管病變易擴散至縱隔。
4.胃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胃壁細胞分泌鹽酸和內(nèi)因子;黏液細胞分泌堿性黏液,具有中和胃酸和保護胃黏 膜的作用;G細胞主要位于胃竇部,分泌促胃液素(胃泌素)。
5.混合性食物從進食至胃完全排空約需4~6小時。
6.闌尾的體表投影約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界處,即麥氏點(McBurney點)。
7.齒狀線是直腸和肛管的交界線。
8.肝由門靜脈(75%)和肝動脈(25%)雙重供血。
9.胰管近端與膽總管匯合成壺腹,共同開口于十二指腸乳頭。
10.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島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
11.嬰兒胃呈水平位,幽門括約肌發(fā)育較好而賁門和胃底部肌張力低,易發(fā)生溢奶和胃食管反流。
12.小兒腸系膜相對較長且活動度大,易發(fā)生腸套疊和腸扭轉(zhuǎn)。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執(zhí)業(yè)護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萬題庫下載 | 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