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D)【解析】算法的時間復雜度,是指執(zhí)行算法所需要的工作量,可以用算法在執(zhí)行過程中所需基本運算的執(zhí)行次數來度量算法的工作量。
(2)D)【解析】二叉樹屬于非線性結構。棧是一種特殊的線性表,這種線性表只能在固定的一端進行插入和刪除操作;隊列可看做是插入在一端進行,刪除在另一端進行的線性表。
(3)C)【解析】數據的邏輯結構反映的是數據元素之間
的邏輯關系,與使用的計算機無關。
(43 B)【解析】內聚是從功能角度來衡量模塊的聯(lián)系,它描述的是模塊內的功能聯(lián)系。內聚有如下種類,它們之問的內聚度由弱到強排列:
偶然內聚——模塊中的代碼無法定義其不同功能的調用。但它使該模塊能執(zhí)行不同的功能.這種模塊為巧合強度模塊。
邏輯內聚——這種模塊把幾種相關的功能組合在一起,每次被調用時,由傳送給模塊的參數來確定該模塊應完成哪一種功能。時間內聚——這種模塊順序完成一類相關功能,比如初始化模塊,它順序地為變量置初值。
過程內聚——如果一個模塊內的處理元素是相關的,而且必須以特定次序執(zhí)行,則稱為過程內聚。
通信內聚——這種模塊除了具有過程內聚的特點外,還有另外一種關系,即它的所有功能都通過使用公用數據而發(fā)生關系。
順序內聚——如果一個模塊內各個處理元素和同一個功能密切相關,而且這些處理必須順序執(zhí)行,處理元素的輸出數據作為下一個處理元素的輸入數據,則稱為順序內聚。
功能內聚——如果一個模塊包括為完成某一具體任務所必需的所有成分,或者說模塊中所有成分結合起來是為了完成一個具體的任務,此模塊則為功能內聚模塊。
(5)D)【解析】在關系中凡能惟一標識元組的最小屬性集稱為該表的鍵或碼。二維表中可能有若干個鍵,它們稱為該表的候選碼或候選鍵。從二維表的所有候選鍵中選取一個作為用戶使用的鍵稱為主鍵或主碼。
(6)A)【解析】確認測試的任務是驗證軟件的功能和性
能,以及其他特性是否滿足需求規(guī)格說明中確定的各種需求。
(7)A)【解析】數據流圖用于抽象描述一個軟件的邏輯模型,它由一些特定的圖符構成,包括4個方面,即加工、數據流、存儲文件、源和潭。
(8)A)【解析】選擇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掃描整個線性表,從中選出最小的元素,將它交換到表的最前面,然后對剩下的子表采用同樣的方法,直到子表為空。所以第一趟排序后,將選出最小的元素9放在第一個位置.元素15則放在第二個位置。
(9)A)【解析】關系的并運算是指,由結構相同的兩個關系合并,形成一個新的關系,其中包含兩個關系中的所有元組。
(10)D)【解析】數據庫管理員(DataBaseAdrninistrator, DBA)是指對數據庫的規(guī)劃、設計、維護、監(jiān)視等的人員,其主要工作如下:
·數據庫設計。DBA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數據庫設計。具體地說是進行數據模式的設計。
·數據庫維護。DBA必須對數據庫中的數據安全性、完整性、并發(fā)控制及系統(tǒng)恢復、數據定期轉儲等進行實施與維護。改善系統(tǒng)性能,提高系統(tǒng)效率。DBA必須隨時監(jiān)視數據庫的運行狀態(tài),不斷調整內部結構,使系統(tǒng)保持最佳狀態(tài)與效率。
(11)A)【解析】本題考查關系運算的知識。關系運算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tǒng)的集合運算,如并、交、差和笛卡兒積:還有一類是專門的關系運算,其中包括選擇、投影、連接和自然連接。兩個關系有公共屬性時的自然連接操作是將兩個關系拼接成一個新的關系,生成的新關系中包含滿足條件的元組,其中的拼接條件就是公共屬性相等;若沒有公共屬性,自然連接操作退化為笛卡兒積操作。
(12)A)【解析】本題考查表與表之間的關系。在關系數據庫中,表與表的關系有三種:一對一關系、一對多關系、多對多關系。若表A和表B之間存在一對一的關系,那么表A中的一條記錄只能與表B中的一條記錄匹配,反過來表B中的一條記錄只能與表A中的一條記錄匹配:若表A和表B之間存在一對多的關系,且表B為多的一方,那么表A中的一條記錄與表B巾的多條記錄匹配,反過來表B中的一條記錄只能與表A中的一條記錄匹配;若表A和表B之間存在多對多的關系,那么表A中的一條記錄能與表B中的多條記錄匹配,反過來表B中的一條記錄也能與表A中的多條記錄匹配。就本題來說,學生與課程是多對多,學校與校長、病人與病床是一對一,工資與職工是一對多。
(13)B)【解析】本題考查關系運算的知識。關系運算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tǒng)的集合運算,如并、交、差和笛卡兒積;還有一類是專門的關系運算,其中包括選擇、投影、連接和自然連接。選擇運算是在關系中選擇滿足條件的元組;投影運算是在關系中指定某些屬性所組成新的關系;連接運算是將兩個關系拼接成一個新的關系,生成的新關系中包含滿足條件的元組;自然連接是在等值連接的基礎上去除重復的屬。
(14)D)【解析】本題考查關系模型基本概念的知識。在關系數據庫中關系是一個二維表,每一行稱為一個元組.每--N稱為一個屬性:其中屬性的取值范圍稱為域或值域;關系被看成是元組的集合而不是屬性的集合。
(15)D)【解析】對數據表進行篩選,篩選后只顯示滿足
條件的記錄,而不滿足條件的記錄將被隱藏起來。
(16)C)【解析】本題考查SQ1中核心動詞的知識。SQ1語言的功能包含數據定義、數據查詢、數據操縱和數據控制,其中的數據定義功能使用核心動詞CREATE、A1TER、DROP:數據查詢功能使用核心動詞SE1ECT:數據操縱功能使用核心動詞 INSERT、DE1ETE、UPDATE;數據控制功能使用核心動詞GRANT和REVOKE。
(17)D)【解析】本題考查統(tǒng)計函數的知識。在Access中進行計算時�?梢允褂媒y(tǒng)計函數,比較常用的有求和(SUM)、求平均值(AVG)、求最大值(MAX)、求最小值(MIN)和計數(COUNT)。其中統(tǒng)計數目的函數COUNT不能忽略字段中的空值。
(18)B)【解析】奉題考查操作查詢中生成足查詢的知識。操作查詢,也叫做動作查詢,共有4種類型:追加查詢、刪除查詢、更新查詢和生成表查詢。生成表查洵利用一個或多個表中的滿足一定條件的記錄來創(chuàng)建一個新表,其結果以表的形式存儲,其致?lián)毩⒂谠幢�,生成以后即可永久使用�?/P>
(19)B)【解析】本題考查表的基礎知識。Access中的表是數據實際存儲的對象,實現(xiàn)了邏輯層次上的關系。創(chuàng)建表的結構可以有3種方法:“數據表”視圖比較簡單:“設計”視圖比較常用,而“表向導”視圖最為簡單快捷�!皵祿䦷臁币晥D是用來設計數據庫的。。
(20)D)【解析】本題考查查咖數據表視圖的知識。查詢的數據表視圖就是查詢后得到的數據視圖,其顯示方式和表的數據表視圖中窗口幾乎相同,記錄操作方法也相同,并且可以將多個表中的數據組合到一起,像在一個表中編輯一樣對多個表巾的數據同時進行編輯�?梢栽跀祿硪晥D中直接更新基礎表中的數據。
相關推薦:
2014年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無紙化考試系統(tǒng)操作指南
2014年計算機二級考試Access專家命題預測試卷匯總
2014年3月計算機二級ACCESS上機試題及詳解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