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普希金
1.普希金創(chuàng)作成就
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和“俄國詩歌的太陽”。前期浪漫主義——后期現實主義
政治抒情詩《自由頌》、《致恰達耶夫》、《鄉(xiāng)村》等。
“南方詩篇”(《高加索的俘虜》、《巴奇薩拉的噴泉》、《強盜兄弟》、《茨岡》)。
《茨岡》是普希金現實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標志,代表了他敘事詩的最高成就。
普希金最負盛名的劇作是歷史劇《鮑利斯戈都諾夫》。
獻給十二月黨人的著名詩篇是《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驛站長》是俄國第一篇描寫小人物的作品,開俄國文學抒寫小人物命運之先河。
《上尉的女兒》寫農民起義領袖普加喬夫,作品第一次正面描寫普加喬夫。
2.普希金抒情詩的魅力:
自然質樸、真摯純潔,且“包含著生命”。
在普希金的抒情詩中最能體現他個性、最具有社會影響的是政治抒情詩。他的政治抒情詩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反映了當時先進人士的政治信念和思想感情,歌頌自由、反對專制是他的政治抒情詩的最基本的主題。
抒寫愛情的詩篇在普希金的抒情詩中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詩人以誠摯的激情寫下了許多似怨似訴、如癡如醉的愛情詩篇。這些詩篇展現了普希金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再現了他一生中動人心弦的美妙的時刻。
此外,詩人還寫了大量的情詩,抒寫情人相聚的快樂,思念的惆悵以及生離死別的痛苦和哀傷。普希金抒情詩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他語言的單純、樸實。果戈理說:“是這樣的樸素而崇高,……這樣放縱情欲而又這樣孩子般的純潔”。他的詩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夸張的粉飾,“到處都顯示著本來的樣子”。
別林斯基論普希金:別林斯基說普希金的抒情詩“包含著生命”,稱譽普希金是“俄國第一個偷到繆斯女神金腰帶”的人。
3.《葉甫蓋尼奧涅金》是俄國第一部現實主義詩體小說。
《葉甫蓋尼奧涅金》和《上尉的女兒》一起被譽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
主題是貴族知識分子與人民的關系。作品反映的是俄國貴族時期(20~30年代)的社會現狀。
4.“多余人”
——指俄國文學中一批開始覺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這些人的品格和氣質遠遠高于周圍的貴族子弟,但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在令人窒息的社會現實中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所以苦悶、彷徨、憂郁、痛苦,對生活極端的冷漠。他們憤世嫉俗,對腐朽黑暗的社會深惡痛絕,同時又非常脆弱。他們希望改變現狀,但又不可能與這個社會徹底決裂,所以他們不會與社會正面對抗,其生活態(tài)度往往是消極的逃避,成為“多余人”。
普希金筆下的奧涅金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余人”的典型。
5.簡析奧涅金形象:
普希金筆下的奧涅金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余人”的典型。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19世紀二、三十年代俄國貴族進步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劇命運。
、賲拹嘿F族社會、鄙視貴族社會的虛偽,不愿和貴族社會同流合污,不愿虛度一生。奧涅金是貴族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再滿足現有的一切,開始對腐朽黑暗的社會感到厭惡。開始以一種懷疑、批判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他離開城市來到鄉(xiāng)間,但與當地的貴族格格不入;他讀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他的思想中已經開始萌芽出啟蒙主義思想;他想工作、想讀書、想農事改革,但農民根本不相信地主的善心,改革失敗。
②與人民相距很遠,無力擺脫貴族社會偏見和習慣的束縛,缺乏毅力,缺乏明確的生活目標,結果只能是碌碌無為,成為一個聰明的廢物。他是一位言者而不是行者,“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他在現實中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所以苦悶、憂郁、痛苦,患上了所謂的“憂郁病”。(經不起愛情生活的檢驗:從拒絕達吉亞娜到瘋狂地追求達吉亞娜,從開始不愿意被家庭束縛,到后來在卑瑣的虛榮心驅使下的求婚,反映出他出于個人利益的自私和虛榮。經不起友誼的考驗:為了所謂的自尊,無視朋友連斯基的生命,造成了連斯基的悲劇。)奧涅金們既不反對沙皇的殘酷統(tǒng)治,也不參與鎮(zhèn)壓勞動人民,成為一種既游離了本階級,又不能成為先進力量代表的“多余人”。(達吉雅娜是理想的貴族婦女。)
6.“奧涅金詩節(jié)”——普希金長詩《葉甫蓋尼奧涅金》的詩體韻律別具一格,采用四音步抑揚格十四行詩節(jié),既有利于表現作者豐富的內心感受,又體現一種自然清麗的風格,后人把這種詩節(jié)稱為“奧涅金詩節(ji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