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簡稱ITP)是由于外周血的血小板免疫性破壞過多及其壽命縮短,造成血小板減少性出血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黏膜、內(nèi)臟出血等。
一、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免疫因素;脾臟因素;其他因素
二、臨床表現(xiàn)
1.急性型 多見于兒童,多數(shù)發(fā)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病毒感染史。有發(fā)熱、畏寒
全身廣泛性出血,可有大片瘀斑,鼻、齒齦,口腔及眼結膜黏膜出血常見,可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出血,并發(fā)顱內(nèi)出血,而危及生命。病程常呈自限性,病程多在4~6周恢復。
2.慢性型 多見于40歲以下育齡期女性,反復發(fā)作的出血:皮膚黏膜瘀點、瘀斑,女性多表現(xiàn)月經(jīng)過多,嚴重的內(nèi)臟出血。反復發(fā)作者可有輕度脾臟腫大。
三、輔助檢查
1.血象 血小板減少,白細胞多無變化。
2.骨髓象 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
四、治療要點
1.一般療法 血小板明顯減少,出血嚴重者應臥床休息,感染時應使用抗生素。
2.糖皮質(zhì)激素:為本病首選藥物。
口服:強的松,病情急重可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一般用藥后數(shù)日即可改善出血癥狀,但不能根治,停藥后易復發(fā)。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后,可逐漸減量,維持3~6個月。
3.脾切除適應證:
①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6個月以上無效者;
、谔瞧べ|(zhì)激素治療有效,但維持量必須大于30mg/d。減少血小板破壞及抗體的產(chǎn)生,切脾后約70%的患者可獲療效。
4.免疫抑制劑
5.輸血和輸血小板:適用于危重出血者、血小板低于20×109/L者。
五、護理問題
1.組織完整性受損 皮膚、黏膜出血:與血小板減少有關
2.潛在并發(fā)癥腦出血 與血小板過低(<20×109/L)有關。
六、護理措施
(一)一般護理
1.休息與活動
血小板計數(shù)在(30~40)×109/L以上者,出血不重,可適當活動。
血小板在(30~40)× 109/L以下者,要少活動,臥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靜。
2.飲食 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渣飲食。
(二)病情觀察
(三)對癥護理:皮膚出血者不可搔抓皮膚;鼻腔出血不止。
(四)預防腦出血:血小板計數(shù)<20×109/L應警惕腦出血,便秘、劇烈咳嗽會誘發(fā)腦出血,故便秘時要用瀉藥或開塞露,劇咳者可用鎮(zhèn)咳藥。
(五)藥物護理:本病首選藥物為糖皮質(zhì)激素。
七、健康教育
慢性患者適當限制活動;血小板低于50×109/L,勿做較強體力活動,可適當散步,預防各種外傷;避免使用損傷血小板的藥物,如阿司匹林、雙嘧達莫、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例題:
1.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最常見的出血部位為
A.皮膚、黏膜 B.生殖道 C.消化道 D.顱內(nèi) E.泌尿道 答案:A
2.女,32歲,患慢性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經(jīng)常出血不止,經(jīng)強的松治療6個月后癥狀無好轉,最近出血更為嚴重,實驗室檢查血小板較低,應選擇哪項治療措施為妥
A.改為地塞米松治療 B.應用免疫抑制劑 C.做脾切除 D.大量血漿置換術 E.輸血小板懸液 答案:C
3.某病人因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而入院,且長期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當患者詢問護士此藥常見副作用時,回答不應包括下列哪一項
A.感染
B.糖尿病
C.高血壓
D.多毛癥
E.末梢神經(jīng)炎
答案:E
4.有關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護理,哪項不妥;
A.眼底出血者警惕顱內(nèi)出血 B.避免粗硬食物,以免粘膜損傷
C.女性病人應避孕
D.血小板在50×109/L(5萬/μl)以下,不要進行強體力活動
E.告知病人本病預后較差
答案:E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