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jié) “教育”的概念 |
第 2 頁:第二節(jié) 教育的歷史形態(tài) |
第二章 教育
第一節(jié) “教育”的概念
詞源:教育:一詞最早是在《孟子.盡心上》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教育狹義教育僅指通過專門組織的教育機構所進行的教育,主要是學校教育,它是根據(jù)社會的需要,遵循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目、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fā)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需要的和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人。狹義的教育是教育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xiàn)象,其他動物界都不存在教育現(xiàn)象。有些動物在養(yǎng)護幼小動物不屬于教育,只是動物一種本能。人類社會和動物界的本質區(qū)別在于人會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從事社會生產(chǎn)勞動。
教育的起源問題:生物起源論,心理起源論,社會實踐起源論。在教育起源問題上,現(xiàn)在認同觀點是勞動起源論。教育在階級社會里必然帶有階級性。
案例分析題:出個例子然后問反映什么問題。
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活動具有目的性。(2)教育活動具有實踐性。(3)教育活動的雙邊性。(4)教育活動的三要一素:教育者,教育媒介(又可以分為教育內容,教育手段,就變成四要素),受教育者。(5)教育的多功能性。
學校教育:教育僅指通過專門組織的機構進行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專門培養(yǎng)人的活動,它通過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學生施加一種影響,選擇適當?shù)慕逃齼热,借助于一定教育手手段和教育媒體,通過學生自覺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的身心形成預期的品質。
我國夏朝就已經(jīng)存在教育機構叫“庠”“序”“!薄
簡述:我國中等教育的現(xiàn)狀。答:我國中等教育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布局趨向合理。我國普通中學分初中階段的高中階段。初中階段是義務教育,高中階段不是。普通中等教育的修業(yè)年限一般為6年,其中初中3年,高中3年。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修業(yè)年限為2-3年。中等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也有的是4年、5年。有的中專也招收高中畢業(yè)生,修業(yè)年限為2年。職業(yè)中學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技工學校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學習年限一般為2—3年。中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基礎性、全面性、義務性等特點。
簡述: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任務?答:一方面要進行文化科學知識的基礎教育,以做好與其他教育的協(xié)調與溝通;另一方面也要開展一定的職業(yè)技術技能訓練,為公民的勞動就業(yè)做準備,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議培養(yǎng)合格的初、中級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培養(yǎng)合格的勞動后備力量。(該出易出辨析題,比如某學校采取一些措施可能忽略別一方面,就用以上知識點解析)
我國中學教育的特點:答:(1)中學教育的基礎性(2)中學教育的全面性(3)中學教育的義務性。
教育的四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手段。
凡是對受教育者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響作用的人,都可成為教育者。專門的教育者,即學校的教師。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受教育者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
一孩子在家學習有人認為這孩子沒接受教育請分析:答:(1)從廣義上來說孩子在家學習也屬于教育(2)判斷一種行為是否屬于教育一要看目的性,二要看要素。(3)教育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xiàn)。
簡答:如何確立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答:(1)要求教育者要轉變觀念,認識到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2)要采用具體的方法措施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3)尊重學生(4)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試述(如是簡答就寫1,2):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表現(xiàn)?答:相對于教育內容來講,作為人的因素,都處于主體地位。(2)就兩者關系來講他們又互為主客體,互為存在的條件。他們的共同客體是教育影響。(3)教育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在教的活動中,教育者是活動的承擔者,受教育者是他認識、塑造的對象、客體,也是他開展活動必不可少的條件。(5)從學的角度看,受教育者是學習的主體,教育者卻成為受教育者認識的對象,從事學習的條件和客體之一。(6)受教育者的學習狀況和結果,也對教育者的教育起部分調節(jié)作用,引導起教育思想、行動的變化。因此,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應該是互為主客體,互為條件。
教育內容上:括起來不外體、智、德、美、勞等幾個方面。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動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所采用的教和學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進行教育活動時所運用的一切物質條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