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畢業(yè)證和夢想裝入行囊,走進陌生的城市,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yè)生選擇來大城市闖蕩。而要闖出一片天地,卻非一時豪情便可成事,他們中很多人,不得不在生活剛剛開始的時候就要面對現(xiàn)實:房價高房租貴,群居是最好的選擇;經驗少涉世淺,也只好從低收入的工作干起。
有人把他們比作“螞蟻”:群居、弱小、有點不自量力。他們走出校門,社會之門卻未慷慨而開;心中的夢想有些遙不可及,現(xiàn)實空間卻顯得過于逼仄。他們過著物質匱乏的生活,缺乏社會保障和身份認同,因此要承受隨之而來的挫折感、焦慮感。但是,如果“螞蟻”是一種標簽,那它的意義除了弱小的表面特征外,還應包括另外一面:它們身軀雖小,卻充滿大大的力量;它們會遭遇艱難險阻,但卻有智慧去應對和規(guī)避;同時,它們勤勤懇懇、永不言棄、永遠向前。
有訪問者問到群租大學畢業(yè)生們對生活的感受,出乎意料的是,不少人并不以苦為意,他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打拼的快樂。不由得想起一個我敬佩的朋友,10多年前來到北京,身上只有一張大專文憑和幾百塊錢,在地下室與人合租,邊打零工邊自學,10年間自考本科、通過全國司法考試、考取名校研究生,現(xiàn)在已是京城一家大律所的律師。如今聊起來,他最自傲的不是現(xiàn)在多高的年薪,卻是當年篳路藍縷的奮斗經歷。
從外觀察,他們的生活似乎是灰色的,甚至有的媒體將其渲染成悲情的角色;但真正去了解他們,這其實是一個孕育希望的群體。他們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對未來充滿憧憬,又敢于直面現(xiàn)實,愿意為了夢想而付出。這些“80后”、“90后”們,成長于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猛然走入現(xiàn)實的逆境,卻表現(xiàn)出令人感佩的抗壓力和成熟度,用腳踏實地的實干,為自己正名。
正如本期《青春光影》聚焦的兩位年輕人,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裂縫,沒有消弭他們的熱情,反而激發(fā)了他們的斗志!皼]有火箭又如何?看我赤手空拳,斗出一個春天。”“強者并非無所畏懼,而是即便害怕,仍舊前行!比绱藙钪镜脑挘澈蟊厥顷柟庀蛏系姆e極心態(tài)。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問題,不斷解決這些問題,社會進步才得以實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講,低收入大學生群體的存在并非有人所界定的社會頑疾。“50后”經歷上山下鄉(xiāng),“60后”成長在動亂年代,“70后”與各類改革不期而遇,哪一輩人不是從艱苦起步,然后直面時代的機遇與挑戰(zhàn),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是挑戰(zhàn)的形式和表現(xiàn)不一樣而已。
因此,與突出其面臨的困頓相比,關注他們的未來顯得更有意義,這也是他們最看重的。他們不怕吃苦,說“誰的青春不是苦過來的!”,那就讓“先苦后甜”成為常態(tài);他們相信奮斗,說“全心付出就能改變命運”,那就許他們一個未來。而要實現(xiàn)這些,需要一種更加活躍和良性的社會流動機制,讓不同起點的年輕人都能清晰地看到向上流動的渠道。
形成這種機制,需要更為公平的機會和資源分配。經濟社會轉型,提供了大量發(fā)展機遇,正是年輕人智慧充分涌流,勇敢追逐夢想的大好時刻。盡管在個人成長、事業(yè)發(fā)展和市場競爭中,不公開、不公平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但“機會均等”正慢慢走近。目前社會資源分配方式未盡合理,只有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解決這些問題,社會才會更加充滿青春活力。
果如此,那些心中有夢、默默耕耘的“螞蟻”們,終將羽翼豐滿,成為國家的人才、時代的“弄潮兒”。打拼在城市,拼的是實力。緊緊握住實現(xiàn)夢想的韁繩,必將擁有一個陽光燦爛的未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