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中醫(yī)醫(yī)師《診斷學(xué)》歷年考情分析匯總
第四單元 實驗診斷
考情分析
|
中醫(yī)執(zhí)業(yè) |
A1 |
A2 |
B1 |
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血液的一般檢查 |
5 |
0 |
0 |
血液的一般檢查 |
5 |
0 |
0 |
血栓與止血檢查 |
2 |
0 |
0 |
肝臟病常用的實驗室檢查 |
0 |
0 |
0 | |
骨髓檢查 |
1 |
1 |
0 |
腎功能檢查 |
0 |
0 |
0 | |
肝臟病常用的實驗室檢查 |
3 |
0 |
2 |
常用生化檢查 |
2 |
0 |
0 | |
腎功能檢查 |
4 |
0 |
0 |
免疫學(xué)檢查 |
0 |
0 |
0 | |
常用生化檢查 |
4 |
1 |
0 |
尿液檢查 |
0 |
3 |
0 | |
酶學(xué)檢查 |
6 |
0 |
2 |
糞便檢查 |
2 |
0 |
4 | |
免疫學(xué)檢查 |
1 |
0 |
0 |
漿膜腔穿刺液檢查 |
2 |
0 |
0 | |
尿液檢查 |
7 |
0 |
4 |
腦脊液檢查 |
2 |
0 |
0 | |
糞便檢查 |
3 |
0 |
2 |
—— |
|
|
| |
痰液檢查 |
1 |
0 |
2 |
—— |
|
|
| |
漿膜腔穿刺液檢查 |
2 |
0 |
0 |
—— |
|
|
| |
腦脊液檢查 |
0 |
0 |
0 |
—— |
|
|
|
知識要點
血液的一般檢查
1.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檢查的正常參考值及異常的臨床意義
(1)血紅蛋白定量(HB) :
[參考值]成年男性:120~160 g/L;成年女性:110~150 g/L;新生兒:100~190 g/L
[臨床意義]血紅蛋白增多或減少與RBC增多或減少的臨床意義大致相同。
(2)紅細胞計數(shù)(RBC):
[參考值]成年男性:(4.0~5.5) × 1012/L;成年女性:(3.5~5.0) × 1012/L;新生兒:(6.0~7.0) × 1012/L
[臨床意義]
①紅細胞減少:
生理性減少:妊娠,特別是中、后期妊娠;兒童生長期;老年人。
病理性減少:見于各種原因?qū)е碌呢氀河捎谠煅喜蛔,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等;由于造血功能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骨髓纖維化、白血病等;由于RBC破壞或丟失過多,如大量失血、溶血等;繼發(fā)性貧血,肝病、腎病、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等。
、诩t細胞升高:
相對升高:見于血漿中水分丟失過多,血液濃縮造成的有形成分相對增多(助理2002/2004/2006)。如多汗、多尿、腹瀉、嚴重?zé)齻、禁食、上吐下瀉等。
絕對升高:生理性,如新生兒、高山居民、長跑、劇烈體力勞動等;病理性,見于嚴重的先天及后天的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3)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DC) :
[參考值]成人:(4.0~10.0) ×109/L;兒童:(5.0~12.0) × 109/L;新生兒:(15.0~20.0) ×109/L
[臨床意義]
①中性粒細胞:
生理性升高:新生兒、妊娠(5個月以上)白細胞可達15 × 109/L;劇烈運動、飽餐、情緒激動等也可使白細胞升高。
病理性升高: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內(nèi)出血性疾病、組織損傷或壞死性疾病及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中性粒細胞減少:病毒性感染;某些細菌感染:傷寒、瘧疾、粟粒型肺結(jié)核等;慢性理化損傷:放射線、抗癌藥、氯霉素等;某些血液。涸偕系K性貧血、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粒細胞缺乏癥、脾功能亢進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谑人嵝粤<毎菏人嵝粤<毎叱R娪谧儜B(tài)反應(yīng)性疾病、寄生蟲病、皮膚病、血液病等。
③嗜堿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升高常見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潰瘍性結(jié)腸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芰馨图毎
淋巴細胞升高: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水痘、麻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一些桿菌感染,如結(jié)核、百日咳、急性傳染病恢復(fù)期;血液疾病,如急性和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癥。
淋巴細胞減低:絕對減低見于長期接觸放射線或長期服用腎皮質(zhì)激素造成的損傷。在嚴重化膿性感染時,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加,導(dǎo)致淋巴細胞百分率相對減少。
⑤單核細胞:單核細胞主要功能有誘導(dǎo)免疫反應(yīng);吞噬和殺滅病原體;清除損傷組織和死亡細胞等。
病理性升高:某些細菌、病毒、原蟲感染,如亞急性心內(nèi)膜炎、活動性肺結(jié)核、急性感染恢復(fù)期;某些血液病,如粒細胞缺乏癥恢復(fù)期、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4)血小板計數(shù)(PLT):
[參考值](100~300) × 109/L。
[臨床意義]
、傺“鍦p低:<100× 109/L。
血小板生成障礙: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放射線等造成造血系統(tǒng)損傷等。破壞過多:如脾功能亢進、特發(fā)性血小板減低性紫癜等;消耗過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減低性紫癜等。
、谘“迳撸>400 × 109 /L。
病理性:骨髓增生性疾。赫婕t細胞增多癥、多發(fā)性骨髓瘤等;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急性大出血(助理2002/2004)、溶血性貧血、脾切除后、急性感染等。
2.網(wǎng)織紅細胞、紅細胞沉降率檢查的正常參考值及異常的臨床意義
(1)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
[參考值]成人:0.5%~1.5%;新生兒:3%~6%。
[臨床意義]
、倏膳袛喙撬杓t細胞系統(tǒng)造血情況。溶血性貧血時大量網(wǎng)織紅細胞進入血循環(huán),可使網(wǎng)織紅細胞達0.20或更高;典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網(wǎng)織紅細胞百分比常<0.005,網(wǎng)織紅細胞數(shù)低于15×109/L為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標準之一。
、诰W(wǎng)織紅細胞可作為療效觀察指標。貧血病人在抗貧血治療過程中,如網(wǎng)織紅細胞不見升高,說明該種治療無效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2)紅細胞沉降率(ESR):在一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nèi)紅細胞在體外試驗時自然下沉的速度叫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
[參考值]男:0~15 mm/h;女:0~20 mm/h。
[臨床意義]病理性加快:①各種炎癥:細菌性及炎癥性,如風(fēng)濕熱活動期、亞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結(jié)核病活動期;②損傷或壞死:如心肌梗死,但心絞痛時血沉正常;③惡性腫瘤;④各種原因?qū)е碌母咔虻鞍籽Y:如巨球蛋白血癥、多發(fā)性骨髓瘤;⑤貧血:血沉可增快,并隨貧血加重而增快。
血栓與止血檢查
1.出血時間
[參考值]測定器法:6.9±2.1 min。
[臨床意義]延長見于:①血小板顯著減少;②血小板功能不良;③毛細血管壁異常;④某些凝血因子嚴重缺乏。
2.血小板黏附試驗
[參考值]62.5%±8.61%。
[臨床意義]:①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見于血栓前狀態(tài)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②血小板黏附率降低:見于血管性血友病、血小板無力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3.凝血時間
[參考值]4~12 min(試管法)。
[臨床意義]①凝血時間延長:見于嚴重肝臟疾病時血漿Ⅷ、Ⅸ 、Ⅺ因子嚴重減少,也可見于凝血酶原嚴重減少、纖維蛋白嚴重減少、DIC后期繼發(fā)纖溶亢進時。②縮短:見于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時,如DIC早期、腦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
相關(guān)推薦:
2014中醫(yī)醫(yī)師《針灸學(xué)》歷年考情分析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