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鏈接】
中山大學校方首次要求,新生在暑假期間閱讀《弟子規(guī)》并寫讀后感。中大哲學系知名教授袁偉時發(fā)表評論《中山大學的新“笑劇”》,提出尖銳批評(8月21日《羊城晚報》)。
【新聞評論】
蒙學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基礎層面,針對智識未開的兒童少年,意在啟蒙,為其打下生命的底色。傳統(tǒng)蒙學的教育特點是訓誡式、灌輸式,以背誦為主。在傳統(tǒng)社會中,它既是對人格的塑造,也容易導致對人性的壓抑。而在當代中國,家庭教育弊端不是壓抑而是溺愛,用生活規(guī)范的訓導挫一挫各種“二代”、“三代”的驕嬌二氣,不是壞事,這也是《弟子規(guī)》備受社會青睞的原因。
日前,中山大學讓大一新生閱讀《弟子規(guī)》并撰寫讀后感,成了沸沸揚揚的新聞。
一篇蒙學讀本,成為大學生的必讀經典,的確是“開天辟地”的事情。中山大學的動機本無可厚非,《弟子規(guī)》所強調的人倫軌則,對于“90后”大學生的教育缺失而言,確實有針對性。中大的相關負責人說,想讓學生“在大學一開始就學會規(guī)則意識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亦可見其教書育人的苦心。但值得思考的是,作為蒙學經典的《弟子規(guī)》,是否適用于大學教育?
蒙學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基礎層面,針對智識未開的兒童少年,意在啟蒙,為其打下生命的底色。傳統(tǒng)蒙學的教育特點是訓誡式、灌輸式,以背誦為主。在傳統(tǒng)社會中,它既是對人格的塑造,也容易導致對人性的壓抑。而在當代中國,家庭教育弊端不是壓抑而是溺愛,用生活規(guī)范的訓導挫一挫各種“二代”、“三代”的驕嬌二氣,不是壞事,這也是《弟子規(guī)》備受社會青睞的原因。
某種意義上,將《弟子規(guī)》列為入學必讀的經典,折射出當今大學思想教育的無奈——現(xiàn)有的思想教育體系已顯僵化、老化,大量學生上德育課是“掙分數(shù)、混成績”,難以獲得真實的生命觸動。中山大學的舉動是對舊模式的突破。但這種創(chuàng)新,也要符合大學教育的特點——大學德育不應是訓誡式的,而要致力于喚醒道德的自覺;它不僅是一種道德的思考,更要將感知與實踐密切結合,“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大學生不同于兒童,他們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更加復雜:除了自幼父母嬌慣溺愛容易培養(yǎng)出自我中心、追求功利的心態(tài),在校園里,“成績不如關系,讀書不如人際”等庸俗的功利主義不斷沖擊著他們追求真知的志向。一些學術腐敗、學術不端、校園官本位的現(xiàn)象屢屢可見,學生看在眼里,惑在心中,難免效尤。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如果不對這些不良風氣嚴加整頓,而僅僅指望一篇《弟子規(guī)》來解決德育問題,也不免有些蒼白無力。
倫理自覺與道德履踐僅僅是大學思想教育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大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求真熱忱與獨立精神。美國哈佛大學的校訓只有一個詞——“真理”。陳寅恪先生說“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更代表了大學教育的真諦。惟有獨立,才能求真;惟有求真,才能創(chuàng)新。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意識,讀書非為一人之得失、一家之榮辱,而是要報效國家、服務社會。在傳統(tǒng)文化中,這種責任與擔當被稱為“士人的精神自覺”,無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還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種情懷始終是中國富強、社會進步的動力。對這些內容而言,《弟子規(guī)》顯然是不夠的。
不過,作為古代兒童啟蒙經典,今天的教學者如果有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弟子規(guī)》對廣大學童而言,仍有其積極的價值!兜茏右(guī)》是依據(jù)《論語》編寫而來,它與國學傳統(tǒng)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我們不妨將《弟子規(guī)》作為一架橋梁,通過它走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世界,從而實現(xiàn)全面的人的教育。
中山大學的嘗試表現(xiàn)了一種努力,只是這種努力還需要“文化的合力”,需要知識文化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說到底,倫理和價值觀教育,不僅是人文教育者的課題,更是轉型期中國面臨的重大課題,需要更多有志有識之士的總結和創(chuàng)新,包括中山大學這樣“以古為訓”的教育嘗試。
總分來說,中國人讀的書,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大學生有著自己的理解與判斷能力,主要的目的是了解文化、了解古代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