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國考申論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模板化、套路化、熱點派有抬頭之勢,具體來說,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個不好的心態(tài),希望老師給個所謂的模板或者套路幫助其解決所有問題,企圖“一槍打到底”,殊不知這種想法會將考生帶入誤區(qū),限制在公考的門外。下面,筆者就結合實例、真題談談為什么模板心態(tài)要不得。
隨著公務員選拔考試命題、閱卷制度的日臻成熟,考試的難度的加大,以往那種通過背誦一些范文或者政府報告行文語句打天下的時代也是日落西山,這對考生具體材料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提出了更具針對性的要求,目的很明確,就是把那些最適合、最具備公務員能力潛質的考生客觀地選拔出來,試想,這么大的國家,這么復雜的國情,怎么可能一招鮮吃遍天呢?!將那些通過背誦模板的考生選拔到公務員隊伍中,無疑是對公考最大的諷刺!因此,筆者希望通過列舉一些實例奉勸有模板心態(tài)的考生盡早轉變錯誤觀念,回歸能力本身,端正好心態(tài),腳踏實地備戰(zhàn)2014年江蘇省考。
例如,同樣是投入問題,當我們在提出對策時,不能一味只是“加大投入”,一定要結合材料,具體做到提出的對策具有針對性、可行性、操作性。要知道,投入分為很多種,有公共投入,有社會投入,即使社會投入又可以分為有償和無償,只是簡單說“加大投入”太過籠統(tǒng),對策的針對性、可行性、操作性在哪里?加大投入只是一個對策結論,我們提出結論的原因和具體的步驟沒有說清楚就是典型的空喊口號。筆者在授課過程中及批改學生習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這種現(xiàn)象,不管解決什么問題,首先就是加大投入,用錢開路,根本沒有分析材料,典型的模板化思維,且不說喊口號,更是沒有論證對策的可行性依據(jù)和具體的操作步驟。
07年江蘇省考申論考查的主題是農村社會救助,最后一道題目是叫考生寫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演講稿,如果寫其中的一條對策--投入,應該這樣來寫:加大投入,多渠道籌集民間資金。接下來要通過分析材料論證為什么這樣做:調查顯示:我國農村救助投入總量不足、地區(qū)不平衡、被擠占、挪用。加之,部分地方受自然、歷史原因影響,一產薄弱、二產貧弱、三產低弱、財政脆弱,使農村社會救助捉襟見肘、杯水車薪、雪上加霜,加大投入是農村救助的根本舉措。最后再談具體步驟:一方面,繼續(xù)加大財政投入,做好監(jiān)管,防止被擠占、挪用,確保投入平衡;另一方面,通過募捐、成立基金會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民間資金,為農村救助輸入新的血源。這樣提出的對策才完整,才具有針對性、可行性、操作性,而不是一味地喊口號“加大投入”。
還有部分考生,也知道議論投入對策的可行性,但不能做到具體材料具體分析,企圖通過今年的對策解決明年的問題,這也是一種典型的固化思維,只不過模板更高級點罷了。例如,08年廣東考的也是救助,具體說是災難救助,在最后的論證寫作時也有條對策是投入方面的,如果用07年江蘇的投入對策就行不通,因為材料里強調的是加大財政投入,發(fā)揮民間慈善力量作用和規(guī)范民間資金籌集渠道,二者風馬牛不相及。08年廣東的對策應該這樣表述:加大財政投入,規(guī)范民間慈善資金,落實回報機制,化解社會資金不足困境。論證原因:以往救助資金,政府為主,但杯水車薪,現(xiàn)在民間踴躍,問題諸多,按人頭依職務指派,行政色彩濃厚,企業(yè)回報政策模糊、額度偏低、程序復雜,嚴重影響積極性,化解資金困境是解決社會救助的根本舉措。具體步驟:一方面,繼續(xù)加大財政投入,簡化程序,落實回報機制,多渠道籌集資金;另一方面,規(guī)范民間資金籌集渠道,堅持獨立、自愿、自覺的原則,杜絕另類強制。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情況,沒有統(tǒng)一的套路、模板可循,只能通過具體材料具體分析,轉變固有模板觀念才是正確做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