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教山區(qū)中學22年,資助學生累計不下10萬元,身后有年邁的雙親、病重的妻子。
教過的學生中有一千多個上了大學,他自己的兒子差一點因交不起學費而放棄上大學。
他是湖北蘄春四中唯一沒有買房的老師,至今住在學校集體宿舍里,總有需要幫助的學生與他同住,最多時住過8個學生。老家還是土坯房,家徒四壁。
同事說,他的衣服多年不變,他每月伙食費估計不超過300元。
學生說,看他頭發(fā)花白,以為他有60歲了,“沒想到老師只有40多歲,比我爸爸還小些!
他就是湖北蘄春四中教師汪金權。
5月20日,湖北省教育廳發(fā)出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統(tǒng)向汪金權學習,并給汪金權送來1萬元慰問金。
5月21日,湖北日報頭版刊發(fā)題為《平凡中蘊含非凡——走進蘄春山區(qū)任教二十二年的汪金權》長篇通訊;
5月22日,“央視新聞”播出了從湖北蘄春采制回來的新聞。
從《湖北日報》的報道看,湖北省教育廳所送的1萬元慰問金,是汪老師第一次獲得有實質意義的物質上的關懷。
關懷,如果能來得早一點,汪老師重病的妻子,或許能早一點得到治療?汪老師還有一個弱智的小兒子,是否應該得到有針對性的幫助?
47歲就頭發(fā)花白,是不是跟營養(yǎng)不夠有關?為了節(jié)省開支,汪老師不在食堂吃飯,而是自己做,柴火是他自己到校外去打來的!俺缘氖遣,擠的是奶”。即使不為汪老師著想,僅僅是為學生、為教學計,讓汪老師生活得好一點,吃得好一點,汪老師不是能擠更多、更好的“奶”嗎?一個學生說,要是一天沒上汪老師的語文課,就會感到很失落。有一次汪老師外出開會,三天后走進教室,全班同學熱烈鼓掌。
汪老師安貧樂教,但政府部門不能心安理得。送出一萬元之后,還應對汪老師多加關心。說實話,與其說是關懷,不如說是補償。因為汪老師做的,本來是政府部門做的事。
不得不說的是,汪老師對自己的兒子是失職的。去年汪老師的大兒子考上大學,一萬三千元的學費難住了汪老師,他想讓兒子不讀了,但遭到家人、同事的一致反對。在大家的幫助下,孩子最終上了學。
給兒子支付大學學費,是父親的基本職責;資助別的孩子,是一種美德;兩者相較,基本職責是第一位的,美德是第二位的;盡到基本責任后尚有余力,再行美德,這個次序比較符合人之常情,德行也更容易普及,也更符合和諧原則。汪老師的同事陳仕明感嘆:“我們佩服他,我們真的很難做到這樣!边@是實話。
相關推薦:教育時評:教師充當“執(zhí)法者”趨向需警惕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